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
医学界综合整理
“与其内耗自己,不如发疯外耗别人。”这不只是一句网络调侃语,站在医学角度,停止内耗,更能降低等慢性疾病发生风险。
最近,“35岁女子长期精神内耗确诊”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,“情绪内耗致癌”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。
情绪内耗,是怎么“憋”出甲状腺癌的?
“压力大、想得多”是怎么和甲状腺癌挂钩的?从生理机制看,长期精神内耗会激活人体“应激系统”。当人处于焦虑、自责等负面情绪时,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(HPA)轴持续兴奋,促使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过量分泌。这些激素会打乱内分泌平衡:一方面,抑制甲状腺激素正常代谢,导致激素水平波动;另一方面,干扰免疫系统监控功能,使甲状腺细胞更易发生异常增殖,形成甲状腺结节,甚至甲状腺癌[1]。
数据显示,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总发病率接近20%,恶性(甲状腺癌)比例约5%~15%。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此前报告,2020年甲状腺癌中国发病例数22.1万人,成为全国发病率第七名的癌种,在女性群体中尤为突出。横断面研究显示,长期高压力或低生活满意度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显著升高(OR 1.29~1.41)[2],但与甲状腺癌的剂量-反应关系仍待前瞻性队列证实。
哪些人容易患甲状腺癌?
1、有家族遗传史以及遗传性综合征(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);
2、存在甲状腺疾病,如甲状腺结节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;
3、接受过辐射暴露;
4、存在不良生活方式,如长期精神压力过大、碘摄入异常;
5、女性和中老年人(尤其是40岁以上)。
甲状腺癌,如何早期预警和筛查?
甲状腺癌常被称为“最温柔的癌症”,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,或症状较为隐匿,易被忽视,但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实现早期预警和筛查,有助于早发现、早治疗,提升治愈率和生存率。
▌早期预警
颈部自查:每月进行一次颈部自查,可在镜子前,头稍后仰,观察颈部是否有异常隆起或肿块。然后用手指轻压颈部,从耳后沿着颈部侧面,再到喉结下方、锁骨上方等区域,感受有无肿块。若发现颈部有迅速增大、质地较硬、活动度差的肿块,应及时就医。
声音变化:如果出现不明原因且持续不缓解的声音嘶哑,可能是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导致声带运动障碍引起,需警惕甲状腺癌的可能。
吞咽或呼吸困难:当甲状腺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,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,压迫气管则会导致呼吸困难。这种情况虽然在甲状腺癌早期较少见,但一旦出现,应尽快排查。
颈部疼痛:少数甲状腺癌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颈部隐痛或压痛,若疼痛逐渐加重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,应及时检查甲状腺。
淋巴结肿大:注意颈部淋巴结情况,若发现颈部尤其是锁骨上窝、颈部侧方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,质地较硬,且不活动,需考虑甲状腺癌转移至淋巴结的可能。
▌早期筛查
当前,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,一般来说,边界不清、形态不规则、内部有微小钙化、纵横比大于1、血流丰富的结节,恶性的可能性较大。此外,超声还能发现颈部有无转移的淋巴结,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。对于高危人群,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;普通人群,可每2~3年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筛查。
当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有可疑恶变特征时,可进一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,判断结节的良恶性。对于直径大于1cm的可疑结节,一般建议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(FNA);对于直径小于1cm,但存在高危因素(如超声提示结节有恶性特征、有甲状腺癌家族史等)的结节,也可考虑进行FNA检查。
参考文献:
[1]Ferrari SM, Fallahi P, Elia G, Ragusa F, Ruffilli I, Paparo SR, et al. Thyroid autoimmune disorders and cancer. Semin Cancer Biol. 2020;64:135–46.
[2]Li X, Chen Z, Wu L, Tu P, Mo Z, Xing M. Prevalence of thyroid nodule and relationship with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among adults in Zhejiang Province, China: a baseline survey of a cohort study. BMC Public Health. 2024 Jul 11;24(1):1854.
责任编辑丨小林
*\"医学界\"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
正中优配-正中优配官网-真正实盘配资-股市配资技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